好吧他紅了--工具人的美麗與哀愁
這個廣告整個掀起濤天巨浪,要說是負面行銷經典案例之一也不為過,由於事態嚴重,搞的全民從身心靈各個方方面面來探討,從廣告學到心理學,從好兄弟吵到好姐妹,慘劇一發不可收拾。 到底,我們為什麼看完以後會這麼有意見,以下分三個面向來探討(因為裡面只有三個人,工具人,公主病,店員一句台詞躺著也中槍) 工具人 就像他講的啊,難道就不能為對方做事情嗎?看不下去是你家的事啦! 公主病 有人樂得愛幫我買票,分手以後還可以使喚,有什麼不好?(大贏家?!) 一台詞店員 其實店員的角色就是我們這些看不下去的第三人,因為我們都曾經被利用也利用過別人,當你之前做過的事血淋淋的被演出來,這怎麼能讓人接受呢!?(台語有一句話叫 有禮無體 ,意指表面上道貌岸然,事實上一隻手指指著別人的同時,四隻手指指著你自己啊!(好一個大徹大悟) 就是因為這種 Déjà vu 實在太深刻,人人都暗地裡在做的事,怎麼這麼大剌剌的說出來呢,(日語又有一句話叫 暗默的了承 ,意指你知道我知道只能做不能說,雖然不太好但反正大家都偷偷在做,那就一起做吧!噓~) 誰叫你這小店員要當著當事人的面點出來,人家腦羞當然會嗆你啦XD 感情中的賽局 從賽局的角度, 激勵結構 是整個賽局會成立的原因,(這樣講很多專有名詞很複雜),簡單說就是為了達到各自的 目標 和 利益 ,要考慮對手有可能採取的策略,並選擇對自己最為 有利 或最為 合理 的方案。 拿這個案例隨手畫了一張賽局長這樣,可以看到很典型的賽局理論,付出跟不付出會得出以下四種結果。 因為分手了,所以左上角的雙方付出已經不成立, 如果以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正常狀況一定是在右下角,因為早就男婚女嫁各不相干了。 咦?那為什麼會出現右上角跟左下角的狀況呢? 有理智的人怎麼會落入這般田地呢?! 賽局的術語稱此為「 傻瓜的報酬 」(真的是人如其名…呃) 因為對工具人的價值假設來說,也許一時無法習慣女友不使喚他,又或者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發作,他不得不屈從於類似像毒癮般的一片真心換絕情,偶爾還可以看到前公主病女友,當這種狀況發生時,賽局的重心已經偏移,並非追求最 有利 或最為 合理 ,而是轉為非理性的心理需求 。 這樣的賽局我們可以稱之為「 懦夫賽局 」(有沒有這麼貼切)(但英文 game of chicken 是小雞遊戲耶) 沒人有意為惡,大家都想為善。 所以賽局無法解釋的心理部份我們還是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