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5的文章

好吧他紅了--工具人的美麗與哀愁

圖片
這個廣告整個掀起濤天巨浪,要說是負面行銷經典案例之一也不為過,由於事態嚴重,搞的全民從身心靈各個方方面面來探討,從廣告學到心理學,從好兄弟吵到好姐妹,慘劇一發不可收拾。 到底,我們為什麼看完以後會這麼有意見,以下分三個面向來探討(因為裡面只有三個人,工具人,公主病,店員一句台詞躺著也中槍) 工具人 就像他講的啊,難道就不能為對方做事情嗎?看不下去是你家的事啦! 公主病 有人樂得愛幫我買票,分手以後還可以使喚,有什麼不好?(大贏家?!) 一台詞店員 其實店員的角色就是我們這些看不下去的第三人,因為我們都曾經被利用也利用過別人,當你之前做過的事血淋淋的被演出來,這怎麼能讓人接受呢!?(台語有一句話叫 有禮無體 ,意指表面上道貌岸然,事實上一隻手指指著別人的同時,四隻手指指著你自己啊!(好一個大徹大悟) 就是因為這種 Déjà vu 實在太深刻,人人都暗地裡在做的事,怎麼這麼大剌剌的說出來呢,(日語又有一句話叫 暗默的了承 ,意指你知道我知道只能做不能說,雖然不太好但反正大家都偷偷在做,那就一起做吧!噓~) 誰叫你這小店員要當著當事人的面點出來,人家腦羞當然會嗆你啦XD 感情中的賽局 從賽局的角度, 激勵結構 是整個賽局會成立的原因,(這樣講很多專有名詞很複雜),簡單說就是為了達到各自的 目標 和 利益 ,要考慮對手有可能採取的策略,並選擇對自己最為 有利 或最為 合理 的方案。 拿這個案例隨手畫了一張賽局長這樣,可以看到很典型的賽局理論,付出跟不付出會得出以下四種結果。 因為分手了,所以左上角的雙方付出已經不成立, 如果以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正常狀況一定是在右下角,因為早就男婚女嫁各不相干了。 咦?那為什麼會出現右上角跟左下角的狀況呢? 有理智的人怎麼會落入這般田地呢?! 賽局的術語稱此為「 傻瓜的報酬 」(真的是人如其名…呃) 因為對工具人的價值假設來說,也許一時無法習慣女友不使喚他,又或者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發作,他不得不屈從於類似像毒癮般的一片真心換絕情,偶爾還可以看到前公主病女友,當這種狀況發生時,賽局的重心已經偏移,並非追求最 有利 或最為 合理 ,而是轉為非理性的心理需求 。 這樣的賽局我們可以稱之為「 懦夫賽局 」(有沒有這麼貼切)(但英文 game of chicken 是小雞遊戲耶) 沒人有意為惡,大家都想為善。 所以賽局無法解釋的心理部份我們還是拿來...

一群人在地底生活了好幾百年的故事

圖片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書紅的時候不要看(是這樣?!) 本人秉著這樣的信念,在這套書出來的時候打死不看! 反而先去看了休豪伊早期的作品「異星記」 現在終於沒有人在討論這本書了(證據就是實體書店都買不到) 花了三天的時候把他拼完了 書會紅就是因為人家寫的好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看了前幾章就被迷住了,一步一步步入地堡的謎團之中,最後更被帶著走入這些人物的人生。 但作者本人開便當店的,相當愛餵便當給重要角色吃,所以我到後期已經學會不要放太多感情在他們身上了(把心一橫)。 角色的生死是這樣的,如果書寫出來,隨意瞄到的那一眼,不管你沒有沒從頭看,角色死了就是死了,在瞄的當下,就死了,不會因為你重頭看了他就不會死,所以小心的不要亂翻也不要被雷,是看本書的大忌。(至少角色可以在我腦中活的久一點(很重情重義)) 什麼東西會永遠存在?我們的決定會永遠存在。 由於書裡面經過好幾百年的交錯,可以很快就看到每個決定的後果,影響深遠。但我覺得有趣的地方在於,這些人物的描寫很真實,每個人在做決定的當下其實並不會想太多,又或者發現有點疑慮但因為大家都這麼做,或手中握有權力的人叫你這麼做,就冷不防的給他做下去了… 然後就發現某些角色在之後數百年的日子裡在懊悔中度過。 控制人心最好的方法是什麼?恐懼 &希望 地堡是一個階級分明的地方,用階級來分類你能獲得的知識是什麼,用無知及恐懼來控制地堡人的生活。但是當人口太多需要消除一些的時候,適時的散播知識及挑播階級對立,轟!的一下內亂就發生,人口一下子就能減少,再也沒有比這更高明的方法,而且兵不血刃。 讓人心甘情願去做一些犧牲,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讓他們覺得看得到希望。 良心不安居家必備良藥:忘憂藥丸 如果有一天,發明了一種會遺忘所有傷痛的藥丸,你願意吃嗎? 書中的角色吃了,後遺症是有一點點的空虛,你要吃嗎? 殺了幾億人的痛苦,忘掉。 殺了幾千人的痛苦,忘掉。 失去愛人的痛苦,忘掉。 做了決定的痛苦,忘掉。 這真是良心不安,狼心狗肺,朗朗上口居家必備良藥,送禮自用兩相宜之忘憂藥丸, 好藥丸,不吃嗎? 他們實在應該放手,讓我們可以自然的成長 這一切到底怎麼發生的? 戰爭、階級、知識,都成為控制人類應該往哪些方向去的手段,背後有一群能力強大的人,在設計一個計畫,最終能夠控制世界。是的,控制欲。 控制欲讓人以愛為名,打著要留下人類的種子的名號,毀滅一切。 但人不該...

費滋羅傑的黑暗小說特集--冬之夢

圖片
許久以前,我內心有樣東西,但現在那東西消失了。消逝無蹤,不見了。我哭不出來,也無從在意。那東西已一去不復返。 說到費滋羅傑(誰?!)就不得不提到大家都看過的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好啦要不是這本書我也不知道他就是寫大亨小傳的作者)  (而且這本書我還是在舞台劇現場跟這個出版社的老闆兼譯者直接買的,老闆扛一堆書去賣,這年頭出版業已經要走上校長兼撞鐘的日子了嗎?!(其實已經走很久)我本來是抱著一個支持文青的心買的,殊不知這書太沉重)  還記得大亨小傳裡的Daisy嗎?任性又脆弱的女孩,把Gatsby迷的神魂顛倒又斷送性命。這故事的原形,就是本書的第一篇:冬之夢  這故事讀來有一種無奈感,不知是因為追求夢想未果屈服於現實的無奈,還是明知不可得卻又心養難耐,總之不要想在他的故事裡找到童話(故事裡幸福和快樂是結局) 他至今一直期待著自己的身體年齡一旦相符,那出生就讓他與眾不同的怪異現象便會停止。 第二篇:班傑明‧巴頓奇妙的一生,被改編成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但就像費滋羅傑的風格,這篇也不是什麼美好的故事,整個故事充滿了諷刺跟無奈感,一個倒轉年紀的人生,從出生到死亡受人饑笑唾棄,連親人也不諒解他這怪異的現象,「我能有什麼辨法」班傑明只能這樣回答。  但還好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有了一個很浪漫的結局,可以拿來消毒一下這誨暗的人生。 人生匆匆來了又走,留下的不是苦澀,而是遺憾,那並非理想的幻滅,那僅是未竟的痛楚。 第三篇:殘火。  兩對夫妻,一對非常相愛,但在婚姻正美好的頭幾年,老公就腦中風,醫生問她「你不可能去愛那樣的他。」「我可以愛他種種的曾經。不然我還能怎麼辨?」老婆守活寡了十來年吧,日子就這麼挨過來。另一對則是充滿問題,最後分道揚飆。  又是一種對生命的諷刺,老天的造化弄人這樣,很難說是什麼生命中的美好缺憾。總之看完心情相當的糟...  看的時候腦子都會響起一段歌詞: 我懂 活著的最寂寞 我擁有的都是僥倖啊 我失去的都是人生。 同場加映:張懸這首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1N⋯⋯ 給我一個晚安之吻 第四篇:最後的吻  這本書就是有順序的慢慢崩壞,故事都是充滿糾結,不然就嘆息。這篇結束在一個驚嘆號,一個無常。到底人生際遇是要多狗血,又為什...